景区公告

网站首页  >  资讯动态  >  景区公告

江苏省南京栖霞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3-08-22  浏览次数:

江苏省南京栖霞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次公示

1. 规划概述

规划名称:南京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0-2030)。

规划范围:东至规划林江东路官窑山北路林江南路,南至312国道、栖霞山国家级生态红线边界,西至红枫街广厅路九乡河路一线,北至长江,总面积8.11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2020~2030年,近期:2020~2025年,中远期:2026~2030年。

规划定位:以禅养文化为内涵,山林康乐为主线,生态建设为根本,突出“山水度假·文化休闲”战略,融入“生态全覆盖、文化全渗透、产业全融合、要素全联动”的理念,在尊重自然山水、风水格局、历史文化的前提下,遵循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标准,打造国内知名的自然与文化复合的城市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 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

区域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根据2022年栖霞区仙林大学城站全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2022年栖霞区O3浓度不达标。因此,本区域为不达标区,不达标因子为O3

变化趋势分析:近年来,栖霞区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提高。根据仙林大学城站近四年例行监测数据,近四年年栖霞区各污染物年均值达标,PM10O3浓度略有上升,其他各污染物浓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现状补充监测:监测期间所有监测点位汞及其化合物、氟化物、铅及其化合物、TSP的监测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相应标准要求,所有监测点位NH3H2SHCl、硫酸雾的监测值均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附录D中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要求,所有监测点位非甲烷总烃的监测值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对其浓度的要求。度假区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地表水

长江水质:根据长江九乡河口国省考断面2022112月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2020-2023年期间水质例行监测数据进行变化趋势分析,长江水质能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质标准。

现状补充监测:度假区现状监测断面各项监测因子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相应标准。

3)地下水环境

对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度假区现状监测中除D1D2D3总硬度的监测值为V外,其余各监测点位所测各项指标监测值均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要求。

4)声环境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度假区各监测点位的昼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相应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5)振动环境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监测期间各监测点位的昼间、夜间振动监测值均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88)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6)土壤环境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监测期间所有监测点位各项指标监测值均低于其相应的标准筛选值,其中监测点位T1T2各项指标监测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的筛选值,T3T4T5各项指标监测值均低于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T6各项指标监测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的风险筛选值。

7)底泥环境质量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各监测点位的各项监测因子浓度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中污染物风险筛选值。

3. 环境影响预测

1)大气环境

度假区规划采用天然气、电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作为燃料和热源,旅游产业发展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酒店民宿、餐饮单位和交通工具。具体影响因素体现在燃气污染源、餐饮业油烟、机动车尾气等。根据分析,规划实施后,燃烧废气、餐饮油烟废气、交通工具尾气等对区内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产业废气随着工业企业的退出逐步减少,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逐步降低,加之加强绿化等措施,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可以得到保障。

2)地表水环境

规划度假区污水全部接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以栖霞山为界,栖霞山以西片区接入仙林污水处理厂,栖霞山以东片区接入东阳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尾水经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后分别排入九乡河、三江河和东山河,规划远期污水厂尾水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440-2022)表1、表2C标准。根据分析,度假区排水方案具有可行性,在日常情况下和极端情况下均可满足区内居民及游客的污水排放需求。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对区域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不会降低九乡河、长江、龙潭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随着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各项措施的落实,区域水环境质量将进一步改善。

3)地下水环境

度假区运营后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规划近期有少量生产废水,规划远期无生产废水。在对度假区内污水管网、厕所、生活垃圾转运站等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后,度假区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对地下水水质基本没有影响。规划远期区内工业企业退出,无地下水开采。因此本轮规划的实施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4)声环境

度假区周边林木覆盖率较高,区内敏感目标分布相对集中,敏感目标与旅游度假项目之间有一定距离,交通噪声、度假区内动力设备的影响范围较小,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具有波动性,在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的基础上,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设备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5)振动环境

度假区内有货运铁路专线、京沪铁路和沪宁高速。货运铁路专线现状使用较少,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均早已建成通车,根据监测,铁路两侧敏感点可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度假区内在建地铁6号线,在规划区内设置1个站点,即栖霞山站,栖霞山站附近居民区距离较远,受轨道交通振动的影响较小。

6)固体废物

度假区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度假区游客和常住人口产生的生活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废塑料、废纸、饮料罐等等,以及少量工业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每天集中收集清运,其他垃圾送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规划近期度假区工业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以自行利用为主,无法利用的交由第三方处置,危险废物均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处置;规划远期区内现有工业企业全部退出,度假区无工业固废产生。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实现固体废弃物零排放。

6)土壤环境

度假区规划实施过程中,各种建设项目施工期将不可避免地改变现有地表植被,损坏现有水土保持设施,但是施工期结束后将不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度假区在土地征用后应采取平整一块使用一块,尽量减少土地裸露的时间,以减少水土流失对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农林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要求做好占补平衡,区内企业对固体废物临时堆放场所和运输途径进行严格管理,并加强区内绿化工作。因此,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对区域土壤环境影响较小,正常运营情况下对土壤环境基本无影响。

7)生态环境

规划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改变,建设用地仍为度假区的基质,会造成一定植被生物量损失。规划注重保护现有的自然环境,除必要的新增建设用地外,尽量对现有建筑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水域、山体和植被的侵占。

度假区建设对生态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区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对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小型兽类的栖息地影响较小,对当地水环境及生态环境不会带来显著负面影响,不会影响生物多样性。规划实施后将对区域的景观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度假区整体休闲旅游环境。

总体而言,度假区建设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在环境容量许可条件下,适度进行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坚持尊重自然的理念,以“山水度假·文化休闲”为发展战略,打造自然与文化复合的城市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规划内容基本体现了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4. 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本规划区域具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规划配套基础设施较完善,能够满足江苏省南京栖霞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需求,规划实施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可确保区域生态空间管控得到强化,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在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后,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降低区域环境功能,江苏省南京栖霞山旅游度假区依据本轮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

5.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规划的实施将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为使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特此公告征询可能受到度假区发展影响的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对《江苏省南京栖霞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征询内容如下:

1)公众对该规划的主要态度,持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如反对请简要说明理由);

2)认为规划实施所在地现有的主要环境问题;

3)规划实施对当地经济是否有促进作用、度假区布局是否合理等;

4)规划主要的环境影响及希望以何种方式减缓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

5)其他建议和要求等。提出意见的公众请留姓名、详细联系方式。

6.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渠道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十个工作日内,公众可通过以下链接栖霞山风景区官网(http://www.njqixiashan.com/)查看规划环评报告简本、下载并填写公众意见表,向规划实施单位或评价单位指定的地址发送电子邮件、传真、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提出关于该规划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收到相关的反馈信息。

1)规划实施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规划实施单位:南京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人:张工

联系电话:025-85778539

电子邮箱:503861856@qq.com

2)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规划环评单位: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联系人:杨工

联系电话:18851751202

联系邮箱:ymq@njuae.cn

7. 公示期限

本公示发布后的10个工作日内。


附件1.江苏省南京栖霞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简本.pdf

 

附件2.栖霞山旅游度假区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docx

上一篇: “诚信兴商”公益广告

下一篇: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商铺线上招商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