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南京三日】石头城·记
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6-10-11 浏览次数:
【石头城·记】南京三日的前言
在中国众多的旅游城市中,南京的宣传好像过于低调,可是它的名声却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为人熟知。 一座城市最吸引的人地方莫过于其历史,而在其历史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文化更是这座城市灵魂的完美体现。提起南京,我们的脑海里就会跳出“六朝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如西安、北京、洛阳一般。中国的历史太漫长了,时光变换,沧海桑田,“东京”“西京”“南京”“北京”这些称谓,随着历史变迁,辗转到不同的城市头上。作为两座仅存的带“京”头衔的城市,南京仿佛在提醒世人,作为曾经的首都,它的繁华和荣誉仿佛还发生在不久以前。
的确,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尽取吴故地,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故此,南京又称金陵。因历史上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故又称之为“六朝古都”。
南京这座植根于历史和记忆的城市,见证了无数雄图伟业和朝代更迭,这些赋予了它平和自足、荣辱不惊的超然心态。南京人的生活画卷悠然自得,节奏缓慢,消费水平中下,城市文化实用和自足。行走在这样一座遍布着盐水鸭、旺鸡蛋等平民化小吃著名大都城市,我们收获的是喜悦,宁静与安详。无论你漫步在古木参天的中山陵,烟火缭绕的鸡鸣寺,热闹繁华的夫子庙,或是高楼林立的新街口,人流拥挤的湖南路一条街,你都一样可以感受到她的脉搏与韵律。南京,历史载着的是满城的烟雨纷飞,满城的风瑟瑟,雾茫茫;而我们能看到的,分明是活的南京,新的南京。
对于承载着这么多历史的的城市,我和LP在南京三天的经历和感受,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既有失望又充满惊喜。比如夫子庙和秦淮河,过度的商业化导致历史韵味的缺失,完全没有当年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而明孝陵的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和中山陵的气势磅礴的风水宝地也是很震撼的。
自从老妈生病后,我和LP的心情一直很压抑,很想找个机会出去散散心。于是在烟花三月的一个周末,坐上京沪高铁,来到这座距离天津最近的江南城市。2012的到来让全球天气越来越不正常,下江南感觉还是偏冷的。我们这三天两夜的行程很大众,也是媚俗
D1:下午坐天津西至南京的京沪高铁,晚七点左右到提前预定的夫子庙桔子酒店,路上在回味吃了鸭血粉丝和小笼包,回到酒店稍作休息后,就到秦淮河画舫去坐船夜游秦淮,时间大概一个多小时。
D2: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夫子庙
早上坐地铁在苜蓿站下,步行至景区环保车站,坐车至中山陵,出来后步行至明孝陵,游览后在门口打车到苜蓿站地铁站(明孝陵没有环保车直达距离苜蓿站地铁站附近,只能先坐环保车到中山陵再到苜蓿站地铁站),在大行宫地铁站下,步行十分钟就到总统府了。晚上在莲湖团糕店吃的莲子赤豆元宵和牛肉砂锅、团糕后,继续逛夫子庙,看看花灯拍拍夜景。
D3:鸡鸣寺—瞻园—夫子庙
早上乘公交车到鸡鸣寺(需7块钱门票,有三支香赠送),里面不大1小时闲逛时间,出来后可直接去城墙,由于下午的火车,只能割爱坐车去瞻园了。瞻园距离夫子庙不远,里面小巧精致,游人也少,是我认为这次南京之行最值得去的地方。而后步行至夫子庙步行街,到蒋友记去吃牛肉锅贴,又在桔子酒店后院的秦淮河畔坐着发呆了一个小时。最后坐地铁到南京南站坐高铁回天津。
【夫子庙】
如今的秦淮河畔已夫子庙为中心,形成了夫子庙观光带。这里有灯光夜市,也有秦淮画舫,更不缺如织的游客。但人不是过去的人,事也是现在的事,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情怀。就好像这座历经劫难修复多次的夫子庙,已经为导游们讲述清高的士大夫文化与世俗的烟花柳巷如何在秦淮河畔相依相存,甚至一些缠绵悱恻的千古爱情传说的噱头了。
【秦淮灯会】
【秦淮河畔的白天与黑夜】
夜色中波光闪烁的秦淮河摇曳着华丽的灯彩,像一个盛装的新娘
白日的秦淮也很迷人,少了一点灯光桨影中的风月,多了一份江南特有的婉约Array
【江南贡院】古代最大的科举考试场所,这里走出过唐伯虎、郑板桥等名人
【中山陵】
不到中山陵不能说是到过南京。位于钟山南麓。钟山,又名紫金山山势险峻壮观,如龙蟠之势,古迹名胜众多,是南京“龙盘虎踞”之说的龙头所在。
孙中山先生的手迹,这四个字也是他一生的写照——天下为公Array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在南京紫金山南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总统府】
总统府,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初年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
【瞻园】
深院回廊、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瞻园,尽得江南名园之萃,号称“金陵第一名园”
【南京地铁】
这次南京之行,最大的发现就是它的地铁2号线了。每个站的装饰都各不相同,很有特色。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Array
【鸡鸣寺】南朝古刹,尼众道场
【梅花山】正赶上梅花节,由于冷春,梅花不似往年灿烂
【桔子酒店】服务环境上乘,尤其那个小露台太有意思了,价格小贵
【南京美食】牛肉锅贴、赤豆元宵和最具代表性的鸭血粉丝汤、小笼包,一个也不能少
--------------------------------------------------------------------------------------------------------
【石头城·记】从民国到明朝
南京的历史因为先后有六个朝代在此建都,故又称之为“六朝古都”。但千百年来的长江之畔,群雄逐鹿铁马金戈,虎踞龙盘的豪气已湮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了,曾经的辉煌只能通过当今文字作品及加工的影视剧中体验了。南京城是一个可以怀古的地方,虽然从报道中得知,由于城市规划让很多古迹在这世间永远消失,但这座城市里,依然能看到一条条小小的胡同,窄窄的街道,谁又知道这里是不是掩藏着一段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呢。现在的南京,作为一座的旅游城市,保存最好最为人所知的就是那些从民国到明朝的古迹了,如果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秦淮河和明城墙,无非不是这两段历史的产物。
这里,先说一下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山陵和明孝陵。这两个景点我们是在南京第二天去逛的,两个景区距离很近,景区内电瓶车或步行一刻钟就能到达,很方便。
【中山陵,半部民国的历史】
.从苜蓿园地铁站出来后,旁边的陵园大道可直通中山陵景区,路口竖着这座“总理陵园界石”。作为划定中山陵园地界范围的标志物,从建陵之初,中山陵园自然就有了界石,在各个“门口”守护着中山陵,这是其中一块。
.初春乍寒,梧桐树光秃秃的排列两侧,林荫大道的感觉只能到夏天去体验了。沿着大道直行几百米就能看到景区环保车站了,坐车可直通中山陵门口。
“一座中山陵,半部民国史”,到了南京不去中山陵可以说是白去一趟。作为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孙先生的墓地,已经成为中国人心中民主和博爱的圣地。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建筑均已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青色象征着苍天,而青色的琉璃瓦含有“天下为公”之意。而这座陵门的门额上的“天下为公”为孙先生的手书。
.碑亭,内有一块6m高碑石。刻有“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石碑背面空白,没有一个文字,寓意着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功绩是无法用文字来写完的。从碑坊到祭堂,共392级台阶,8个平台。
中山陵的狮子很有特点,陵门前的狮子是中国传统风格的,而这只狮子明显不是。凡仔细看过这只狮子的人都会发现它的尾巴和爪子都被人为破坏了。砸掉的尾巴和爪子的正是文革时期那些红卫兵的杰作,西洋风格的狮子代表资本主义,这就叫做割资本主义尾巴,敲资本主义的爪牙。可悲的年代啊!
中山陵有两座铜鼎,为当时上海市政府所捐赠,其中一个至今还保留着当年侵华日军留下来的弹孔。据蹭听的导游说,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很多老百姓就躲到了钟山里避难,日军为了驱赶老百姓,但又不敢破坏中山陵,就向山中发射流弹,但还是有打偏了击中了这座鼎。
从中山陵原路返回,通过这座林荫大道,步行十五分钟就可以从民国到明朝的跨越了
【明孝陵,帝王的最后归宿】
坐落在南京紫金山南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它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30余年。
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孝陵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2.62公里,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公里。现存遗址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自下马坊至孝陵正门(文武方门),包括下马坊、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俗称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桥。
第二部分:明孝陵寝主体建筑。自正门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门(即正门)、碑殿、享殿、大石桥、方城、明楼、宝顶等,筑有围墙。
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曾经随老爸来南京时到过明孝陵。那时文化生活极为贫乏的我,是整天抱着收音机听单老的《明英烈》成长的,自然对主人公朱元璋同志的事迹很是神往。虽然当年俺年纪尚小,也没看过《明朝的那些事》,但还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来明孝陵的。那时感觉明孝陵真的很肃穆,游人也少,对其高大的方城印象深刻,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走另一条游览路线—神道。明孝陵的前世今生有太多故事,神道上的石象路也早已成为一张深入人心的南京旅游名片,很多人对南京的印象都是由一幅深秋神道浓郁而静美的画面开始的。长大后对一些精美的宣传片中秋色傍晚落叶下的神道更是极为向往,也坚定了我这次南京之行一定要再游孝陵的信念。所以这次从门口进入后,看到明楼和神道的岔口时,当然就选择先去神道了!
但是。。。。。。且不说现场看到的神道能达到宣传片的效果,当然目前的季节也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曾经的肃穆的氛围,这次也荡然无存了。3月恰逢南京一年一度的梅花节,而梅花山就在神道的旁边,虽然人头攒动不如武大赏樱花的规模,也算是人山人海了。神道旁的空地上还开辟了一个游乐场和梅花节开幕的舞台,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下面这几张片难得的很,要等到人群一波刚过,一波未起的间歇抢拍,而且神兽的大脑袋上几乎都是被家长举到上面“骑大马”的小孩子。Array 文臣,脸部风华的有些恐怖
历史的尘烟是最无情的,即使是曾经的地位显赫也抵不过时间的流逝。因屡遭战火且保护不当,神道是上仅存有文臣武将各四尊,石兽六种24只,依次为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
武将石像,执金吾
四方城,原来是一座碑亭,现在仅存四壁,内有龟跌座上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巨碑一座,详细介绍朱元璋的一生功德。Array
四方城
Array
往年这时候梅花已经谢了,今年由于冷春,梅花山上的梅花刚刚绽放
原孝陵殿已毁,尚存3层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础56个。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Array
Array
Array
Array 图片上前面的桥叫升仙桥,当年朱元璋的灵柩就是由此过桥入葬的,桥后的方城上的名楼是整个陵墓的最高点,于咸丰年间毁于战火,仅存四壁基础。现在的方城上的名楼是近些年新建的,小时候对它没有什么印象,但当年登上城楼的情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
Array
Array
最近在天津图书馆借到一本好书,是朱偰先生在1936年出版的《金陵古迹名胜影集》,由中华书局在06年再版。。朱偰先生为历史学家朱希祖先生的长子,因曾经批语拆毁南京城墙一事,“文革”时惨遭迫害而死。这本书就是他在三十年代拍摄的南京城文物古迹的三百多张图片。在那本书中提到由于当你国民政府大力建设新首都南京,致使南京大量文物遭到破坏,为了给后人留一点记忆,朱偰先生花了三年时间,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完成的这本书。书中“明中山王徐达墓”的那些精美图片令人侧目,其神道的震撼程度不亚于明孝陵。而当年拍摄的明孝陵也没有现今的“繁华景象”。书中记录的那些古迹,当年还是健在的,可是七十多年后的今日,它们又在哪里呢?
【石头城·记】南京三日的吃住行
出来旅游,我的目标是要深度体验当地的文化,乐在融入其中,这也是自由行的精髓所在。旅行的过程不仅仅是在行走,坐下来美美的大吃一顿也是融入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嘛。所以每次旅行中,我和LP把很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寻找当地美食上。出门在外,我们不是正在吃,就是正在吃饭的路上
。这次南京之行,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寻找真正属于南京的那些小吃!
南京小吃主要的集中地有夫子庙、狮子桥(在湖南路附近)、甘家大院等,其中夫子庙地区的“秦淮八绝”号称最具代表的南京小吃。第一绝: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 第二绝:蒋有记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 第三绝: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 第四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 第五绝: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 第六绝:莲湖糕团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第七绝:瞻园面馆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第八绝: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
在南京的三天两夜中,由于住宿的桔子酒店距离夫子庙很近,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在那里游荡,不仅是沉醉于秦淮河畔的夜景,也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秦淮八绝”。其实来南京前我就在网上做足了功课,现在除了奇芳阁、永和园、蒋有记锅贴、莲湖糕团店还在营业外,魁光阁已经转让给了一家著名的茶庄,仅留下了店头的霓虹。瞻园面馆也早已搬出了夫子庙地区;六凤居更是停业消逝在了记忆中。。。。就算是还在营业的几家老字号,除了蒋有记还在执着的做着自己的锅贴,其他的几家都开始兼营起了其他的风味。传统的老字号小吃为什么不能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由于时间和肚皮的容量所限,这次我们只吃到了蒋有记的锅贴、牛肉汤;莲湖糕团店的赤豆小元宵、团糕和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牛肉包子。LP的最爱就是赤豆小元宵,而蒋有记的锅贴最合我胃口。
.蒋有记牛肉锅贴,味道没的说
.莲湖糕团店的赤豆桂花小元宵,LP的最爱
看到这些漂亮的团糕,你不动心吗Array
莲湖糕团店的牛肉砂锅,味道不如天津的砂锅,做法不同Array
Array 奇芳阁的外卖窗口,感觉他家的牛肉饼比鸭油烧饼好吃Array 除了大名鼎鼎的“秦淮八绝”,南京最著名的小吃还应该算上鸭血粉丝汤。南京人对鸭子的偏爱真是无话可说了。连常人不吃的鸭血、鸭肝都能把美味做到极致。新鲜的鸭血加上粉丝、鸭肝、鸭肠、香菜和榨菜末,用鸭汤煮出来,又香又嫩。坐在回味鸭血粉丝店里,慢慢地品尝着鸭血粉丝汤,配上一笼小笼包,好不惬意。
Array
我们住宿的地方选在了“仰慕已久”的桔子酒店,虽然我不是建筑设计专业出身,但桔子时尚简约的建筑风格、原汁原味的美式装修和里面高科技的设施无一不是吸引我的地方。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地点正好在夫子庙景区附近,秦淮河畔,推开窗子就能看到秦淮河水。桔子真是太火了,我提前一星期在网上预订房间,也只定到了一天的河景房,不过定到的另一间也不错,在屋顶上有一个小露台。
桔子酒店(夫子庙店)
及富情调和创意的走廊,宛如进入了时空隧道
桔子酒店(夫子庙店)
第二天住的河景房
桔子酒店(夫子庙店)
桔子酒店(夫子庙店)
第一天住的带露台的房间
桔子酒店(夫子庙店)
桔子酒店错落有致的屋顶,这几张都是在小露台上拍的
桔子酒店(夫子庙店)
小露台
桔子酒店(夫子庙店)
Array
桔子酒店(夫子庙店)
桔子的后院就是秦淮河,我和LP最后一天在这里坐着发呆了一个多小时Array
桔子酒店(夫子庙店)
Array
桔子旁边就是雕刻时光,它们的后院都是相通的,河边坐满了休闲的老外
桔子酒店(夫子庙店)
酒店对面小街上很有特色的板报
这次来南京终于坐上了自己参加设计过的京沪高铁,虽然坐在车里看不到自己设计过的桥,心里也是很激动的。最高速度303,想当年我们可是按照350设计的,呵呵
高铁车厢的设计很现代化,无论是内部装修还是服务比京津城际更好了,可能上海局的服务意识比较强吧。从南京回来时就是北京局的动姐了,服务水平不如人家。而且这次还发现高铁上也卖站票,我还以为这么高的行车速度只卖坐票呢。
这次行程给我的惊喜还有南京的地铁二号线。由于坐地铁去景点的次数比较多,也可以全方位的接触到南京地铁。 每个站的装饰根据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及节日为主题的各不相同,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比如下面的明故宫站,站内的柱子颜色是古典的‘中国红’”,吊顶看上去像古代的“廊亭”,这是为了和周边古文化遗址相呼应。
大行宫站,主题墙是春节
南京南站地铁站
南京地铁的客流量还是很大的,尤其一些换乘站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苜蓿园站了,它的穹顶很漂亮,主题是中国节日七夕,表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一组大小各异的圆形散点排列于天花顶之中,宛如一面面镜子来展现牛郎与织女的天地之爱。
织女用冷色,以表现织女被王母娘娘打入冷宫的境地
牛郎采用了暖色,以表现他给织女带来温暖
【石头城·记】瞻园,小苑春回楼外青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在南京著名园林瞻园里,悬挂着这样一幅由张爱萍将军草书的楹联,这也是南京历史上著名的楹联。
瞻园位于夫子庙西,是南京现存两个古典园林之一(另一个是天王府中的煦园),建于明初。明初,朱元璋因念功臣徐达“未有宁居”,特给中山王徐达建成了这所府邸花园,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题书“瞻园”二字。太平天国时为东王杨秀清的王府。
瞻园内深院回廊、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瞻园,尽得江南名园之萃,号称“金陵第一名园”。
园子的规模不大,但布局典雅,曲折幽深,称得上是江南园林中的玲珑佳品。不多说了,直接上图了!Array
【石头城·记】白夜秦淮
在中国诸多的旅游城市中,南京不是最为重要的角色,可是它的名声却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为人熟知。从王谢堂上燕到秦淮月下人,从“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到“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里总是透着一股沉静凝重的感怀之情。
的确,每一个在南京建都的王朝也都是短命的,金陵王气黯然收是南京永远的宿命,历史载着的满城烟雨已随着时光纷飞而去,唯一不变的只有这桨声灯影的秦淮河。这里人已不是那时的人,事都是现在的事儿,不再是过去的样子了。不过如今的白夜秦淮河畔还是非常迷人的,无论是白天的婉约还是夜晚的妩媚。
有人这样说过,“秦淮河流过南京,就改变了南京”。
传说秦始皇在取得天下后,因忌惮金陵的王气便“凿钟阜,断长垄,以泻王气”,淮水流贯金陵,始通秦淮河。沿河两岸容易富庶,大约已是定理,秦淮河的繁华也是自然。李商隐的“轻寒衣省夜,金斗烫沉香”在秦淮,李白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也在秦淮。
六朝时期,內秦淮沿岸是贵胄名流的别墅区,隋唐之际早已毁弃湮灭。明清之后,秦淮河又热闹起来。明初,于此地建国子学,到了清朝,这里成了江南地区考举人的场所,书铺、画铺等比比皆是。
秦淮风格最为著名的是盛行于明代的灯船。河上的船,不论大小,都一律挂着彩灯,凡有秦淮河得人,必以乘船为快。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就对此有着精彩的描述。如今的秦淮还有灯光夜市,也有秦淮画舫,每晚游人如织,彷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往昔。
如今的秦淮河畔已夫子庙为中心,形成了夫子庙观光带。这里有灯光夜市,也有秦淮画舫,更不缺如织的游客。但人不是过去的人,事也是现在的事,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情怀。就好像这座历经劫难修复多次的夫子庙,已经为导游们讲述清高的士大夫文化与世俗的烟花柳巷如何在秦淮河畔相依相存,甚至一些缠绵悱恻的千古爱情传说的噱头了.
白日的秦淮也很迷人,少了一点灯光桨影中的风月,多了一份江南特有的婉约
【江南贡院】古代最大的科举考试场所,这里走出过唐伯虎、郑板桥等名人
夫子庙景区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临街的贡院街一带则为古香古色的旅游文化街
【石头城·记】鸡鸣古寺
【石头城·记】总统府